演员王星,曾因缅北诈骗事件失联而成为公众焦点。几个月的修养后,他终于回到了公众视野。回顾这一切,王星曾是个默默无闻的四线演员,但如今,他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娱乐新闻中,成为话题中心。
王星复出的首个节目,是蓝台一档演技类综艺。综艺节目追求话题性和流量,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,但节目组为了吸引观众,借用他个人的苦难炒作,实在显得不那么体面。这一回,王星的“苦难”成为了热议的焦点,九位导师现场犹如吃瓜群众,观众们的反应也可想而知。
按照惯例,王星在第一次出场时准备了一份PPT简历,内容平淡无奇。谈到自己的知名度时,王星幽默地表示,很多人都是通过“失联事件”才认识到他。他还引用网友的话调侃自己:“十年龙套无人知,一朝入缅天下晓。”这番话引起了导师们的兴趣,最先发言的是郝蕾,她提到自己刚好看到王星女友的采访,其中提到一个问题:为什么不在途中放弃?郝蕾自己回答道,女友的解释是“不想错过任何一次机会。”
紧接着,李诚儒也开口,他认为王星选择前往泰国,是因为“怕拒绝”。王星没有否认,表示不想让对方觉得自己缺乏耐心。听完后,李诚儒似乎更有感悟,感叹道:“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了。”这话一出,场面瞬间尴尬。娱乐圈的竞争激烈早已不是什么新闻,甚至不少一线明星曾公开提到过演员这一行的艰辛,但从李诚儒嘴里说出来,却像是在为自己的成就博取同情。这让网友们不禁反感,纷纷质疑:“哪个行业竞争不激烈?”
几位导师轮番发言,讨论着王星的经历和他们对行业的看法,而王星则显得有些无言以对,面对这些评论,他只能面带尴尬。与此同时,杨天真也提到她曾经历过类似的诈骗事件,只是别人冒充她签约演员并骗取签约费。
幸好,王晶及时将话题引回正轨,问王星这次经历对他的表演有没有影响。王星有些不经意地陷入了王晶的引导,他开始谈到自己在被绑的第一天观察周围人的细节,称这些人物栩栩如生,似乎从中学到了不少。
随后,王晶继续提出了一个与王星遭遇相关的表演题材——“男主被绑架,获得一次给家人打电话的机会”。这一情节显然勾起了王星的回忆,他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,似乎不愿将这段痛苦的经历再次展现给公众。然而,在导师们的逼问下,他不得不接下这个挑战。王星带入角色,谈起了家中的两只猫以及女友的年终奖,他的话语与当时的“失联事件”不谋而合,眼眶渐渐红了,情绪也开始波动,最终无法控制,捂住嘴巴,不愿让女友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。
这一表演打动了现场的其他演员,许多人都因王星的情感表达而落泪。杨天真感叹道:“就像看到了当时的现场,这不是演出来的。”尽管她的评价似乎在夸奖王星的演技,但也不禁让人思考,她的这句话究竟是在赞美演员的才华,还是暗指他这段痛苦经历的真实性。
九位导师看完后似乎都很满意,讨论转向了王星的个人经历。郝蕾提到王星手中的头绳曾在绑架期间成为他的“精神支柱”。向华强则好奇地问:“有没有人想拍王星的被绑题材?”这个问题一出,导师们的讨论再次偏离了演技,反而讨论起了王星的苦难经历。曾志伟认为那些急于拍摄相关题材的都是在蹭热度,吴镇宇则认为这种题材如果火了之后,可以拍更高质量的作品,而尔冬升则担心这样拍摄会让外界对王星产生负面评价。
这场本该是关于演技的面试,转眼间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“吃瓜”现场。尽管最终导师们一致决定给王星通过卡片,但这一切却让网友们产生了强烈的不满,认为节目组在消费王星的痛苦。有人批评节目组“真损”,也有网友理智地认为,王星或许早已与节目组达成共识,参与了这场“情景重现”。
综艺节目借选手的苦难博取话题,这种现象其实早已不新鲜。类似的事件过去也曾发生过,比如华少在一档舞蹈综艺中曾引导一位残疾人选手“揭伤疤”,结果被金星制止。而赵本山的小品《不差钱》也讽刺了这一现象。十年前,这样的情节或许能引起共鸣,但如今观众们已经更加理性,对这种“消费苦难”的手法产生了反感。
蓝台再次尝试了这一老套路,结果迎来了一片骂声。显然,制片思路需要调整,不能总是依赖过时的做法。而王星在这场风波中的表现,也并非全无收获,尽管再次揭开了伤疤,但他也因此获得了在大平台上亮相的机会,并有机会接受导演们的专业指导。换句话说,这次经历虽然痛苦,却也可能成为他从话题演员向实力派演员转型的契机。希望他能够抓住这个机会,凭借真正的演技赢得更多的认可。